泥塑:古老民间艺术制作鉴赏
泥塑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,以泥土为原料,手工捏制成形,或素或彩,以人物、动物为主。泥塑起源于中国古代图腾、神灵崇拜。“天地初开,女娲抟黄土为人”,所以也有泥塑起源女娲造人的传说。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000至10000年前,文登的泥塑艺术发展到唐宋时期,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,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。元代以后,历经明、清、民国,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,尤其是小型泥塑,即可观赏陈设,又可让儿童玩耍尽兴,几乎全区各地都有生产。文登泥塑的用泥十分讲究,需要带粘性的细腻的泥土方可捏塑。文登的高村镇、宋村镇、侯家镇、文城镇等许多地方都盛产此种品质上好的泥,并且文登黏土各地各有不同,有红泥、白泥、黄泥、黑泥。
聪明智慧的文登人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,经过捶打、摔揉,有时还要在泥里加些棉絮,纸浆等,捏塑制作各种形态各异的泥塑艺术品。文登泥塑的制作首先要挑选细腻、黏性好的泥土,其次需要干净无杂质的细沙,做大型泥塑还需要草梗、麦秸和做棉被用的已弹好的棉花。这些准备好后就可以进行制作了,制作步骤是:
第一步:搭架子,也称之为“立骨”,大型的彩塑通常使用整根木材深插入地下,再夯实周围的泥土固定,小型的彩塑直接固定在底座上即可。
第二步:在搭好的的骨架上,上一层“糙泥”,主要是确定各部位比例关系、形体的姿态以及衣纹的疏密排列。传统泥塑的方法是堆泥塑型,要经过层层附着积累而成,所以在制作过程中,每上一遍泥都不能太厚,要为后面工序留有位置,并且要用工具压紧泥层。每次上新泥都要注意上一层泥的干湿状况,以便与新上泥层很好地衔接。
第三步:上一层“中泥”完善各部位形体的塑造。
第四部:上“细泥”,做细致入微地刻划和塑造,通过反复
压光处理,使泥胎质密坚硬,塑型更加形象完美。
第五步:泥胎完全干燥后,为防止出现裂痕,需要用细泥进行修复,直至干后再无裂痕,然后用大漆均匀刷涂。
第六步:为了防止日后在气候干湿变化过程中不出现裂纹,要在表面贴一层皮棉纸或细纱布。
第七步:打腻子,是为了做表面平整处理,这样做还有助于颜色的附着。
第八步:待腻子干燥后,要用砂纸进行打磨。
第九步:将图案勾描到素胎上。
第十步:上色彩等。
泥塑表现的是空间立体形象,文登泥塑多以自然生物的形态为基础,融合绘画技巧,采用各种复杂工艺制作而成,古朴是文登泥塑最大的特点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文登泥塑也吸取百家之长,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同时,不断创新,塑造出一批又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泥塑艺术品,最常见的是泥人、泥罐、泥鼎等生活用品。
2016年11月以来,文登泥塑以民间艺术方式进入校园展示活动,孩子们通过揉捏、搓、拼,捏塑出各种动物、人物形象。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不仅能手脑并用,使视觉、触觉之间配合协调,更能启发孩子的想象思维,激发他们的创造力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,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、审美能力。
文章来源: http://www.scdyds.com/a/xinwenzixun/gongsidongtai/753.html